关于对“科技冬奥”重点专项2018年度第一批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的通知 根据《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科技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国科发资[2017]152号)等文件要求,现将“科技冬奥”重点专项2018年度第一批项目申报指南(见附件)向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征求意见时间为2018年3月2日至2018年3月16日。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重点专项的凝练布局和任务部署已经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特邀委员会咨询评议,国家科技计划管理部际联席会议研究审议,并报国务院批准实施。本次征求意见重点针对各专项指南方向提出的目标指标和相关内容的合理性、科学性、先进性等方面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科技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和专家,认真研究收到的意见和建议,修改完善相关重点专项的项目申报指南。征集到的意见和建议,将不再反馈和回复。 ??? 联系方式: sfs_shsyc@most.cn ??? 附件:“科技冬奥”重点专项2018年度第一批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 ? ? ? ? ? ? ? ? ? ? ? ? ? ? ?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 附件 “科技冬奥”重点专项2018年度 第一批项目申报指南 (征求意见稿) 为全面贯彻十九大提出的“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要求,落实《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总体计划和任务分工方案》,加快推进“科技冬奥(2022)行动计划”,科技部会同北京冬奥组委、北京市科委、河北省科技厅以及体育总局等部门,共同编写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本专项面向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科技保障重大需求,重点围绕冬奥会科学办赛关键技术、冬季项目运动训练与比赛关键技术、公共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全球影响传播和智慧观赛关键技术、建设绿色智慧综合示范区等重点方向的关键科技瓶颈问题开展研究,攻克一批核心关键技术,示范一批前沿引领技术,转化一批绿色低碳技术,展示一批体现国家实力的高新技术,建立一批综合应用示范工程,促进冬季运动普及和体育产业发展,为将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办成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提供科技支撑。 本专项执行期从2018年至2022年。2018年第一批拟发布12个任务方向。同一指南方向下,原则上只支持1个项目。 本专项2018年度第一批项目申报指南如下。 研究内容:开展地基、空基和天基综合立体气象观测,研究冬奥赛场精细化三维气象特征监测和分析技术;研发复杂地形下稠密气象资料快速同化融合技术,建立0-24小时赛场百米级、分钟级快速更新短时临近数值预报系统;利用全球及区域一体化模式,研究24-240小时无缝隙高分辨率数值天气预报技术;基于0-240小时数值预报解释应用技术及大数据挖掘、深度学习等方法,研究精细到比赛场馆及赛道不同地点的赛事气象风险预报预警技术;研发基于人工智能、云计算的冬奥智慧气象服务技术及系统,为公众、交通、媒体等提供针对性赛事专项服务产品。 考核指标:获取复杂地形下50米空间分辨率精细化气象特征分析场,建立多要素集成三维立体实时观测系统;建立复杂地形下0-24小时快速更新循环短临数值预报系统,实现0-12小时冬奥赛区(海坨山和崇礼)100米分辨率、10分钟更新,以及12-24小时京津冀地区1公里分辨率、1小时更新的赛事气象条件预报,温度预报偏差在±2℃内,风速预报偏差小于30%,赛区降雪预报准确率大于90%;实现24-72小时内3小时更新、72-240小时内6小时更新的赛场定点气象条件预报,预报准确率提升10%;实现0-240小时定点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赛场赛道不同地点的风向风速、能见度、相对湿度、雪温、雪深等要素预报);建立冬奥智慧气象服务技术及系统,提供赛事专业保障气象预报服务(包括三维网格和场馆定点)在移动端的交互快速生成和智能三维显示。为冬奥赛事运行、公众服务等提供分钟级、百米级精准气象预报服务,满足奥组委信息系统、奥运成绩系统、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数字化平台全球公众等信息系统及用户需求。 有关说明:由中国气象局、中科院、教育部组织申报;自筹经费和中央财政支持经费比例不低于1:1;项目成果必须在2019年冬奥会测试赛中得到应用。 实施年限:2018年-2022年。 研究内容:针对冬奥会人工剖面赛道类场馆精确几何剖面建设要求,研究赛道基准面构型精确控制技术,加速(助滑)道的气候防护、加速、结构、动感照明和智能监测一体化技术,局部山体切削面的生态再造格宾支护体系,赛道沿线动力、造(补)雪和环境感应技术,比赛起点区、裁判塔和转播台的模块化装配与循环利用技术,永久赛道设施的全季训练与休闲利用技术,基于新型材料的冬季室外环境局部热舒适营造技术,基于同一场馆的跳跃类项目训练、比赛共享可变剖面赛道建设技术。 考核指标:厘米级控制精度的人工剖面赛道基准面的设计施工技术;集成实时全色系显示、高可靠度防护、精确环境和位移监测的助滑道建造维护新技术;填充地方山地材料比例不低于90%的山体切削坡面支护新体系;效率和舒适度提升50%以上的冬季室外环境局部供暖新技术;装配率100%的新建和改建人工剖面赛道比赛设施装配式新技术;国际上首例赛道坡度快速变更及赛事转换新技术;综合节点密度不低于1个/100m的赛道周边即插即用转播设施设计建造技术;完成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4-6项;完成人工剖面赛道新技术示范工程5项以上。 有关说明:由北京市科委、河北省科技厅、教育部组织申报;由冬奥会赛区场馆设计、建设单位组建联合团队共同申报;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支持经费比例不低于1:1。 实施年限:2018年-2019年。 研究内容:基于BIM技术的特殊工艺与复杂地形场馆设计、施工和赛时、赛后运营维护技术研究;特殊工艺与复杂地形条件下的高山滑雪跳台复杂结构BIM技术研究;雪上设施虚拟现实与BIM技术结合的一体化平台研究;复杂场地环境下冬奥高山滑雪场馆、赛道设计关键技术;复杂场地环境下冬奥雪车雪橇场馆的设计关键技术;奥运村及配套设施的设计关键技术及既有环境和生态保护技术;山区复杂条件下雪上场馆交通基础设施设计及运营支持技术。 考核指标:完成建模精细度达到LOD300的BIM技术示范工程2项以上,实现复杂地形下室外场地与场馆、整体模型与GIS一体化协同;完成雪上项目场馆及附属设施设计导则/图集/标准7套;雪上场馆及附属设施示范工程2项,实现高山滑雪场馆及赛道土石方平衡不低于80%,附属设施达到装配率100%;建成可100%保护雪车雪橇赛道不受太阳辐射影响的人工地形环境保护系统;冬奥村山体原生态树木保护移植率不低于50%;建成1个以上国家队及国际训练基地;研发山区复杂条件下冬奥赛区人车物流协同行为仿真测试平台3项,支持赛前场馆详细设计、赛时运行场景转换,赛时人流、车流和物流交通组织效率提高约20%,应急交通处理速度提高约20%;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10项。 有关说明:由北京市科委、河北省科技厅、国资委组织申报;由冬奥会赛区场馆设计、建设单位组建联合团队共同申报;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支持经费比例不低于1:1。 实施年限:2018年-2019年。 研究内容:冬季项目专项能力结构特征的研究;冬季体能类项目的(模拟)比赛以及主要训练手段的能量代谢、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研究;同一项目不同运动水平运动员在能量供应和利用上的区别研究;低温/常温、高原/平原测试生理学特征的差异研究;优秀运动员选材指标体系的建立;运动员选材用基因标记和标准实验方法研究;运动员跨界跨项选材的指标体系构建;运动员早期专项化和早期多项化的生物学和社会学机制研究;冬季项目夏季化训练措施研究。 考核指标:构建冬季项目优秀运动员身体形态、生理机能、专项身体素质、技战术水平及心理特征等多维度竞技能力的结构要素体系;确立我国冬季项目运动员专项选材指标体系与选材标准;制定低温/常温、高原/平原测试生理学指标的换算公式及符合运动方式特点的生理学强度划分标准;对冬季项目速度、耐力、爆发力项目各300名以上优秀运动员全基因组解析,提出运动员选材用基因标记和标准实验方法;对冬季项目不少于500名优秀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专项素质以及心理特征进行测试,并筛选专项选材指标;构建我国冬季项目运动员高级选材指标体系;实现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技术,建立相关规范和标准5套,申请发明专利5项以上。 有关说明:由体育总局、教育部、中科院组织申报;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支持经费比例不低于1:1。 实施年限:2018年-2020年。 研究内容:冬季项目不同技术类型的运动效率研究;提升冬季项目运动员运动表现的神经-生物力学增强技术研究;冬季项目运动员平衡稳定性控制机理和动作模式最优化模型研究;冬季雪上技巧项目运动员在动作控制中的大脑功能、结构网络模型及运动心理学评价体系研究;生物力学、神经生理等多模态远程信息采集/分析系统的研发;冬季项目的跨学科竞技表现提升智慧诊断和分析服务创新应用。 考核指标:确定多信息多手段融合的生物学、运动力学等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方法及系统,针对重点项目提供生物力学、平衡稳定性控制、动作模式最优化解决方案3套以上;开发便携式光学六自由度关节运动功能分析系统3套;建立全时动态交互式运动监测技术体系;阐明雪上技巧类项目竞技控制模式与脑功能特征的神经网络机制;研发个性化运动防护技术,结合冠军运动表现模型,构建运动表现监测和分析智慧服务系统1个;在4个以上雪上技巧类国家队进行成果应用示范研究,与上届奥运会相比运动成绩的科技贡献率、特别是奖牌数量明显提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以上;发表研究论文40篇。 有关说明:由体育总局、教育部、中科院组织申报;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支持经费比例不低于1:1。 实施年限:2018年-2022年。 研究内容:冬残奥项目专项训练理论、方法与评价体系研究;冬残奥项目动作技术分析评价与优化,雪上项目夏季化训练模拟技术及应用的研究;冬残奥运动员身体机能特征、疲劳恢复及个性化营养补充方案研究;冬残奥运动员心理特征及针对性心理干预与训练调控方法的研究;冬残奥各项目运动伤病发生机制、预防措施及康复促进方法研究;基于分级的冬残奥运动员科学化选材技术的研究;功能性高新材料和3D打印技术在残奥国家队不同残疾类别各级别运动假肢、矫形器和护具设计与优化的适配技术与应用;冬残奥各项目特殊训练比赛器材装备材料及设计的关键技术研究。 考核指标:形成冬残奥六大项目不同残疾类别生物学特征、训练学特征、专项体能的理论方法与评价体系和训练大纲;建立冬残奥生物力学关键技术指标体系,为6个项目100名国家队重点运动员进行技术诊断和优化,提高运动表现能力20%以上;建立集成生物力学指标的无障碍虚拟现实国家运动训练测试平台1个,形成夏季化训练关键技术指南;建立冬残奥训练监控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与标准,提供无创竞技状态快速诊断系统1套;残疾运动员能量代谢与营养需求智能系统数据库1套;项目化和个性化的营养评估、膳食配餐及营养补充指南1套;形成6套冬残奥国家队运动员大赛心理调控及双相心理特质个性化调节方案及指导应用;构建冬残奥运动员伤病的预防与康复体系;形成冬残奥六大项目疲劳评估、恢复评价模型和有效消除手段;确立冬残奥六大项目各级别运动员选材指标体系与选材标准;提供符合竞赛规则的人体工程学和专项需求的个性化运动假肢30-50件/套,高新材料个性化假肢接受腔20-40个;提供冬残奥六大项目功能障碍护具护甲80-100件/套;形成3项以上的轮椅冰壶推杆、双冰刀冰橇、冰橇冰球杆专项设计和专利技术;所有关键技术应用于国家队,冬残奥运动成绩的科技贡献率明显提升,金牌和奖牌数量实现历史性突破;申请/获得不少于5项发明专利,完成著作6本,科学训练化指南6套;科学选才80人,跨项选才20人;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25篇(其中SCI论文不少于3篇)。 有关说明:由中国残联、体育总局、教育部、中科院组织申报;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支持经费比例不低于1:1。 实施年限:2018年-2022年。 研究内容:应用轨道离子阱高分辨质谱技术和代谢组学方法建立大分子类兴奋剂药物常规检测方法;应用高分辨质谱技术提高兴奋剂检测灵敏度的新技术研发;生物护照检测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基于多层次质谱数据的标准图谱数据库建设;可应用于兴奋剂常规检测方法的自动图谱识别技术的研发;基因兴奋剂检测新技术研发与验证。 考核指标:建立基于尿样或血样中S2类禁用物质的高分辨质谱检测方法,构建基于内源性生物标志物变化的新型兴奋剂检测方法,并应用于不少于300例的兴奋剂常规样品检测,完成符合行业标准的方法验证工作;建立血液甾体、内分泌和同位素生物护照检测新方法,建立中国运动员血液生物护照和类固醇生物护照基础值波动范围,确定训练因素和兴奋剂检查因素对血液生物护照指标的影响规律或结论;应用自动图谱识别技术,对不少于1000例兴奋剂检测常规的样品检测结果图谱进行自动识别,并保证“假阴性率”为0%的前提下排除80%以上的阴性图谱;通过动物模型构建兴奋剂类基因编辑模式生物,研发血液或者尿液的生物标志物,建立世界反兴奋剂组织认可的基因兴奋剂检测方法,并应用于不少于20例的基因兴奋剂检测和动物模型验证。
? ? ? ? ? ? ? ? ? ? ? ? ? ? ? ? ? 2018年3月1日?1. 冬奥会科学办赛关键技术
1.1冬奥会气象条件预测保障关键技术
1.2人工剖面赛道类场馆新型建造、维护与运营技术
1.3复杂山地条件下冬奥雪上场馆设计建造运维关键技术
2.?冬季项目运动训练与比赛关键技术
2.1冬季项目运动员专项能力特征和科学选材关键技术
2.2冬季项目运动员技能优化关键技术
2.3冬残奥运动员运动表现提升的关键技术
2.4?兴奋剂检测新技术研发及方法确立
关注《大展培训学校》公众号,获取最新建筑界最新动态
关注《大展建筑人才网》公众号,获取最新招聘、求职信息